在红教圣湖巴松措的尽头,隐藏着一座几乎与世隔绝的古老村庄,虽然并不被很多人知晓,却有着最让人向往的藏地风情。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西藏 ,我的西藏不在经殿的香雾里,不在转动的经筒中,不在磕长头匍匐前进的山路间,它深藏于巍巍群山中,在云雾里、在清风中,在苍穹下随风飘动的五彩经幡间。
在当地藏语中,“措”即湖,“高”为头,错(通“措”)高村就是藏在湖之尽头的村庄。说“藏”,是因为路实在不好走。前往错高村,首先得经过一条沿着巴松措湖畔逶迤前行的乡村土路。或许是道路艰险难行,即便巴松措早已声名大噪,但游客也多半止于此地,让生活在其源头的错高村免了不少外人打扰,村民们也大多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宁静生活。
《巴松措湖畔作》
壬寅/垚治
山翁隔世住深山,门外大雨落屋时。
圣湖夜月幡幢湿,烟霄问路去何迟。
沿途有高大挺拔的松林,松香淡淡,鸟鸣幽幽;又有漫山遍野的高山杜鹃点缀其间,在朗朗清风中摇曳生姿;更有圣湖巴松措 ,如翡翠般通透的色泽中,倒映的是连绵的巍巍雪山。于是,清风为伴,高山流水相知,一路且歌且行,错高村就这么毫无防备地闯入视线中。错高村位于西藏林芝"巴松措"湖东北端,背倚雄奇陡峻的雪山"燃烧的火焰",面临温润如碧的"巴松措"湖水。巴松措错高村是工布地区唯一完整地保持了工布藏族传统村落布局、民居建筑风格、习俗、文化和信仰的村落。
《夜宿错高村》
壬寅/垚治
不独避霜雪,酒酽木屋烂。
良宵相望时,世役不我牵。
错高村一面环水,然后是三面环山,这样特殊的地貌上所建造出来的居住地给人的感觉便是独具特点,所拥有的地貌更是大不相同,给人们带来了视觉的冲击,自己也陶醉于错高村的美景中,久久舍不得移开视线。当地人更是过着原始的生活,每天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但是也没有将措高村的原来面貌所改变,这里可以说是最原始的农耕生活,但是也可以称得上世外桃源的感觉。错高村作为历史的名村,房子的风貌也偏向于古朴,虽说是碎石的搭建,也并不规则有序,也很少看到装修的痕迹,如此原始和富有历史感的房子,也有了一定的历史价值,不愧是富有魅力的历史名村,更是文化遗产的聚集地。
《巴松措怀故人》
壬寅/垚治
万叠青山但一川,千里圣湖指挥间。
忽忆故人天际去,遥问天公是哪年。
漫步于错高村,便是远离了世俗的纷争和喧嚣,也并没有了城市繁忙生活的感觉,更多的是感觉时间慢下来,也摒弃了繁忙的感觉。远方的雪山,云雾连绵不断的缭绕,感觉错高村就像是神仙居住的圣地。尽情的感受着山水的美景和原始房屋的历史价值感。远处的雪山云雾缭绕,将坐落于山脚下的错高村映衬的非常漂亮。
错高村是一座完整保留了半木半石以及全石结构藏式传统民居的村落,村子里的民居营建就地取用当地木材、石材,采用榫卯结构,不用一钉一锯,并且几乎都拥有了百年甚至数百年以上的历史。2012年被列入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西藏林区民居营造技艺”, 2014年入选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录。2018年,为开展传统古村落保护实施整村搬迁。